• 我行滞(zhì)宛许,日夕望京豫(yù)
  • :不流通,引申为滞留。 宛许:即宛地,泛指南阳以北。 京豫:指洛阳。唐时将洛阳设为东都。因其地属豫州,故称为京豫。
  • 行程被大雪所阻,滞留在宛地,日暮时只能眺望着洛阳。
  • 旷野莽(mǎng)茫茫,乡山在何处。
  • 莽茫茫:郊野广漠无际。 乡山:故乡的山脉。
  • 放眼望去四周是一片苍茫的旷野,故乡的山河不知在何处。
  •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 村际:中间。
  • 一缕孤单的炊烟在村中冉冉升起,迟归的大雁也早已飞到遥远的天边去了。
  • 积雪覆平皋(gāo),饥鹰捉寒兔。
  • 平皋:平原。
  • 近处的田野和远处的山岗被积雪覆盖,只有饥饿的老鹰还在寻觅捕捉雪中的野兔。
  •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 文墨:写文章。 属意:倾心。 章句:章节与句子。
  • 我从少年时起就摆弄文墨,专注于诗词歌赋。
  • 十上耻还家,裴(péi)回守归路。
  • 十上:多次上书。此借此科考落第。 裴回:徘徊。
  • 可惜多次上京都没有考中,我现在已羞于回家了,只好彷徨而无奈地守在这回家的路上。

  •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此诗是作者落第后失意归来行至南阳北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此诗当作于《岁暮归南山》、《行至汝坟寄卢征君》之后。

    展开显示全文


      此诗前四句交代时地,表现出归途怅惘的情怀;中间四句写黄昏时茫茫雪原所见的荒凉景象,喻示出诗人的处境;后四句写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落第还乡的羞愧心理。全诗表达了诗人忧郁和冷漠的心情。

      前四句交代时间地点,对京豫的回顾和对乡山的渴望,表现出归途怅惘的情怀。一个“望”字,让诗人哑口无言,痴呆傻愣。一个“莽”字,透露了诗人的心凉。

      中间四句写黄昏时茫茫雪原所见,“孤烟”、“归雁”、“饥鹰捉寒兔”等,一片荒凉景象,喻示出诗人此时的处境。“孤烟”可以看成“孤”,此时看出诗人的内心的孤独。一个“覆”可以看出当时下雪之大。

      后四句写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落第还乡的羞愧心理。“十上”一词借远古的苏秦两手空空,失败而归,耻于回家的经历,抒发自己想家,而又不敢回家的感慨。

      全篇写景抒情真实自然,曲折凄楚。“守”字写他在旷野上徘徊不已等待雪过之后重登归途,更表现出一种茫然呆滞、六神无主的心理与神态;如从深层的兴寄的角度看,则可看做是诗人在人生的出仕与归隐之间傍徨矛盾、最终不得不归隐的象征性描写。

    展开显示全文

    诗词荐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