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宝月,南朝萧齐时期诗僧。生卒时间及生平不详。俗姓康,一说姓庾,胡人后裔,善解音律,颇有文名。《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得其诗五首。
南朝陈汝南安成人。周弘正弟。始仕不得志,隐于句容之茅山,累征不至。晚仕侯景,为中书侍郎。梁元帝承圣初,为国子祭酒。陈文帝天嘉初,以白衣领太常卿,官至光禄大夫。性简素,博学多通。有《续高士传》及文集,皆佚。
(534—560)即宇文毓。北周皇帝。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小名统万突。宇文泰长子。宇文护废孝闵帝宇文觉,迎立毓,称天王。后改称帝,年号武成。以明敏有识量,为宇文护所惮,被毒死。在位三年。庙号世宗。
南朝陈琅邪人。陈后主时任侍中、散骑常侍。刻薄贪鄙,忌才害能。常入宫中陪侍游宴,时称狎客。陈亡,从后主至长安,劣迹败露,隋文帝以其奸佞惑主,流之边远。
(531—585)南朝陈北地灵州人,字宜事。七岁能诵古诗赋至十余万言,长好学,能属文。后依梁湘州刺史萧循,得博览群书。入陈,文帝时召为撰史学士。后主时累迁至秘书监,中书通事舍人。掌诏诰。笃性佛教,从僧惠朗受《三论》,著《明道论》,阐发其说。为文典丽,下笔辄成。性木强,负才使气,卒为施文庆等所谗,下狱死。有集,佚。
北齐河东闻喜人,字士礼。裴佗长子,仕魏累迁主客郎中。历高澄大将军主簿,兼中书舍人。齐受禅,除清河太守,诛二豪吏。侍中高德政旧与让之不协,劾其眷恋魏朝,乃赐死。
陈吴郡吴人,字干玉。陆琰弟。少笃学,美词藻。曾师事周弘正学《老子》、《庄子》,又从僧滔受《成实论》。州举秀才,为安成王行参军,迁东宫学士。宣帝太建中,累迁太子洗马、中舍人。奉皇太子命抄撰子集,未就而卒,年四十四。
刘邈,南朝梁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卒年不详。
(499—549)南朝梁范阳方城人,字伯绪。张缅弟。年十一,尚梁武帝女。起家秘书郎,好学善文,与琅邪王锡齐名。梁武帝大同二年,位吏部尚书,能选拔寒门才士,为时所称。迁湘州刺史,在政四年,流人自归,州境大安。太清二年,官平北将军、宁蛮校尉。后为岳阳王萧察所害。有《鸿宝》及文集,皆佚。
(501—538)东魏渤海蓨人,字敖曹。高乾弟。少有勇力,专事驰骋。北魏末,与兄弟共在乡里招集部曲起兵。后随高欢讨尔朱氏,屡立战功,官至侍中、司徒。后为西南道大都督,攻克上洛,俘西魏洛州刺史及将帅数十人。复为军司大都督,统七十六都督,为鲜卑权贵所惮服之唯一汉将。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封京兆郡公。后与侯景等共攻独孤如愿于金墉城,邙山之役,为西魏宇文泰援军所杀。
(477—527)南朝梁彭城武原人,字茂。初为齐南徐州迎西曹行事。清警有才学,为谢朓、任昉、丘迟赏识。睹世乱,隐居积岁。梁武帝天监初,召为太子舍人,累迁尚书左丞,帝欲亲戎,军国容礼,多自洽出。寻迁御史中丞,弹纠无所顾望,号为劲直。官终寻阳太守。有文集,已佚。
名或作恻。南朝宋琅邪临沂人。颜竣弟。以文章见知。父颜延之尝谓得其文。官至江夏王刘义恭大司徒录事参军。以兄贵为忧。早卒。
(?—520)北魏宗室,鲜卑族,字真兴。元英子。宣武帝延昌二年袭爵中山王。起家秘书郎,累迁安西将军、相州刺史。初,熙为清河王元怿所昵,孝明帝正光元年,元叉、刘腾杀元怿,幽禁胡太后。熙在邺起兵,欲剪除叉、腾。兵起甫十日,为其长史柳元章所执,叉遣人斩之于邺街。后谥文庄。
( 484—532)南朝梁陈郡长平人,字季和。九岁以孝闻。善隶书,为当时楷法。梁武帝天监初,拜驸马都尉,历秘书丞。曾校定秘阁四部书,更为目录。又奉命料检西省法书古迹,列为品目。累迁侍中,东宫学士,出为临川内史。母忧去职,居丧过礼,昭明太子萧统手书劝其节哀。后官至国子祭酒。卒谥贞。
(394—475)南朝宋琅邪开阳人,字长玉。本名瑗。初为晋琅邪王大司马府中典军。东晋末,从刘裕北伐,为刘裕所知,以能得人主微旨,入宋,历事六主,参掌机要。明帝泰始三年,以爰素不亲己,斥为奸佞,诏徙交州。明帝死,还京都,位终中散大夫。有史才,孝武帝时曾领著作郎,奉命续撰何承天草创之宋史,多为沈约《宋书》所本。
南朝梁宗室,字敬式。萧伟子。少聪明,美容仪。在梁封定襄侯,位东扬州刺史。后迁北兖州刺史。梁武帝太清二年,侯景围建康,台城失守,祗奔东魏,高澄令魏收等接见之,历位太子少傅,封清河郡公。北齐文宣帝天保初,授右光禄大夫。梁元帝平侯景,与齐通好,文宣帝欲放祗还梁。值西魏克江陵,遂留邺。卒。
五代时人。仕吴。齐王徐知诰秉政,融为宾客。身在齐幕,心归杨氏。知诰既畜异志,且欲讽动幕僚。一日大雪饮酒,行令忤知诰,是夜被投于江。
南北朝梁宗室,字智远。后梁主萧督第八子。性简贵,御下严整。位至太尉。及萧琮嗣位,自以望重属尊,颇有不法。隋文帝征入朝,拜大将军,封怀义郡公。
北齐人,字希逸。南朝梁宗室萧祗子。建康陷,随父至邺,父卒,居丧以孝闻。后主(高纬)武平中待诏文林馆。性好文咏,颇善丹青。累迁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
刘孺(485-543),南朝梁文学家。字孝稚,彭城(今徐州)人。宋司空忠昭公勔孙,齐太常刘悛子。生于齐武帝永明三年,卒于梁武帝大同九年,年五十九岁。有文集二十卷,佚。今存诗二首并与何逊联句,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南朝梁东海郯人,字元静。何敬叔子。起家南康王侍郎,武帝天监十五年,太子詹事徐勉举为学士,参撰《遍略》,迁治书侍御史。工文辞,所作《游庐山诗》,沈约大为赞赏。与何逊、何子朗并称“东海三何”。年五十四卒于武陵王中录事参军。
南朝宋东海人。与谢灵运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为灵运四友之一。
(260—319)东晋会稽山阴人,字彦先。博洽善属文,尤精礼传,操行高洁,言行进止,必以礼让。举秀才,迁武康令。尝讨石冰,不受功赏。陈敏为乱,以疾辞伪命。乱平,征拜吴国内史。不就。入东晋,屡加征拜,惟为太常而已。与顾荣等拥戴晋元帝。数陈利害,言而必从,为当世儒宗。官至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卒谥穆。
(516—565)北周顿丘临黄人,小名那。李彪孙。幼能属文,谒宇文泰,泰奇之,令入太学。后累官黄门侍郎,封临黄县伯。甚为宇文泰信任,兵马处分,专以委之,诏册文笔,皆昶所作。武帝时官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出为昌州刺史。
(?—425)南朝宋会稽人。初为刘义隆镇西咨议参军,以文义见赏。义隆即位(宋文帝),为黄门侍郎、领步兵校尉。与侍中王华并有富贵之愿。时徐羡之等秉政,每切齿愤叱。
(492—536)南朝梁琅邪临沂人,字威明。王骞子。好学有口辩。州举秀才,郡迎主簿。起家秘书郎,袭封南昌县侯。梁武帝敕与殷钧等同侍东宫,俱为昭明太子所礼。中大通二年,为吴郡太守,不附权贵,为权贵所谗。官至太子中庶子。有《续汉书》注、文集。已佚。
(527—599)隋东海郯人。徐陵弟。性至孝,博览经史,有口辩,能谈玄理。梁武帝太清初以太学博士起家。侯景之乱岁饥,无以养母,乃与媒者谋,遣嫁其妻臧氏与侯景将孔景行,以所得谷帛供养其母。己落发为僧,乞食以补供给。后景行死,复还俗,与妻复为夫妇。入陈,累迁国子祭酒。陈亡入长安,母欲思粳米为粥不能得。母亡,孝克遂终身不食粳米。文帝开皇中侍东宫讲《礼传》。
(516—581)南朝梁东海人,字隐忍。敏而好学,年十五,以文笔称。读史书三千余卷,试策高第。梁武帝大同中,为侯官令,甚得民和。陈文帝、宣帝间,除司空侯安都府记室参军。后除新安王府咨议参军事。
朱谦之,字处光,吴郡钱唐人也。父昭之,以学解称于乡里,谦之年数岁,所生母亡,昭之假葬田侧,为族人朱幼方燎火所焚。
南朝梁人。庾景休子。家饶资产。少有俊才,尝负钱数百万,父怒其无度而不为偿。后朝贤与丹游,父悦,为之偿债。为建康令,坐事流广州。武帝天监时为萧朗记室,以忠谏,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