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1年(康熙十年)徐渭文去南京,陈维崧有赠序,嘱咐他一访“畸人而隐于绘事者”,也即心怀兴亡之痛的隐逸之流。徐自南京归,成《钟山梅花图》,阳羡词人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词调题咏殆遍,形成一次相当独特的凭吊故国的联吟酬唱格局。个中迦陵此篇尤为翘楚,被前人誉为“情词兼胜,骨韵都高,几合苏、辛、周、姜为一手”(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
从“意”的大处看,则其中蕴涵着极其复杂的遗民心绪。诸如“一夜啼乌,落花有恨”的哀思、对“珠珰贵戚,玉佩公卿”们“十四楼中乐太平”的误国行径的怨慨,以至“寻去疑无,看来似梦”的泪眼愁看,皆是遗民群体“孤臣孽子”感情的披露。悲凉、幻灭、欲哭无泪、欲隐无地,凡此种种尽包蕴于清丽词藻之间,令人不由黯然神伤。
阳羡词人借徐渭文此图遥祭故国,所拈者为“大题目”,寄寓者为“大意义”(谢章铤语)。在清朝初年,因此种民族情绪而遭致诛杀惨祸者不知凡几,故而,“一幅生绡泪写成”的悲凄后面其实隐藏着凶险的刀光剑影和这一词群非凡的胆力和勇气。
展开显示全文
﹀
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