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为李贺组诗《马诗》二十三首的第九首。这首诗化用飂叔豢龙的典故,斥责当时统治者摒弃、残害贤才,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不平和对英才埋没的痛惜心情。
刘辰翁谓“赋马多矣,此独取不经人道者。”盖李贺此二十三首皆借马以抒感。王琦谓“大抵于当时所闻见之中,各有所比。言马也而意初不征马矣。”二人所论皆是。此诗叹良马不得善养者则必为风霜所摧折,可为咏物诗之典范,所谓“不即不离”、“不粘不脱”于此诗中可以明见。
展开显示全文﹀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