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同步注释
  • 山寺鸣钟昼已昏,鱼梁渡头争渡喧。
  • 昼已昏:天已黄昏。
  •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 鹿门:山名,在襄阳。孟浩然在山中建有别业。
  •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 鹿门:山名,在襄阳。孟浩然在山中建有别业。 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
  •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 岩扉:岩洞的门。 幽人:隐士。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指。

  •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1)昼已昏:天已黄昏。 (2)渔梁:在湖北襄阳城外污水边。 (3)鹿门:山名,在襄阳。孟浩然在山中建有别业。 (4)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 (5)岩扉:岩洞的门。 (6)幽人:隐士。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指。

      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经昏暗,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门。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树影。不觉中忽然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岩穴的山门及松间的小路静悄悄的,只有我这个隐者独自来来去去。

    展开显示全文


      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
      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
      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
      末二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展开显示全文

    诗词荐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