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传统赠序的写法,开头都要说送行的话。而这篇序文却以“阳山,天下之穷处也”起首,起势突兀,先声夺人,然后紧紧围绕“穷”字,用从高处向下鸟瞰的俯视角度“拍摄”阳山,气势一泻而下,使人驰骋想象;仿佛看到了阳山峰险崖陡,虎豹出没;江流滩高峡险,船翻人亡的惨景;看到城郊荒凉寂寥,县衙破败简陋;人们相貌诡秘,文化落后。在这段中,韩愈到阳山之后的心情并未直接流露出来,但从篇首“天下”这夸大之辞中,从对阳山之“穷”的极力夸张渲染中,从段尾“待罪’这含有不满和讥讽意味的反语中,已使人深深感到韩愈贬到阳山后虞意、落寞、孤寂的处境与心情。
第二段写韩愈与区册相处的欣喜之情。同是阳山,这时使人感到,作者笔下的阳山再不是险恶丛生,惊心动魄的了,而是树木葱翠,百鸟和鸣,江水清悠,两岸如画,令人感到亲切愉快和心旷神怡了。
展开显示全文
﹀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