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显示全文
﹀
上片写黄州、黄石一带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三幅画面组缀成色彩斑斓的乡村长卷。“西塞山”配上“白鹭飞”,“桃花流水”配上“鳜鱼肥”,“散花洲”配上“片帆微”。这就是从船行的角度自右至左依次排列为山—水—洲的画卷。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青、蓝、绿配上白、白、白,即青山、蓝水、绿洲配上白鹭、白鱼、白帆,构成一种素雅恬淡的田园生活图,这是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有的田园春光。
下片写效法张志和,追求“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答李端叔书》)的超然自由的隐士生活。“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勾画出了一个典型的渔翁形象。“斜风细雨不须归”,描绘着“一蓑烟雨任平生”乐而忘归的田园生活情调。下片还是采用“青”(箬笠)、“绿”(蓑衣)与白(雨)的色调相配,烘托出了苏轼此时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全词虽属隐括词,但写出了新意。所表现的不是一般自然景物,而是黄州、黄石特有的自然风光。所表现的不是一般的隐士生活情调,而是属于苏轼此时此地特有的幽居生活乐趣。全词的辞句与韵律十分和谐,演唱起来,声情并茂,富有音乐感。
展开显示全文
﹀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