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见空翠,黄山积扶舆。连林结幽构,中有千卷书。白日但垂帷,抱琴常晏如。何必邺侯家,于焉董生庐。有时岩际书声起,天籁泠泠拂流水。清响遥传野衲禅,馀音半落鲛人耳。芸草春香静掩门,河汾洙泗共谁论。閒将活水澄心镜,向人大笑翻忘言。翰林墨客拈双笔,挥霍新图兴偏逸。寒松满屋疑有声,白云卷帘怕飞出。轩佩追随入泮林,玉堂天路五云深。白头为尔伸长句,直是渔樵一片心。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