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禹偁(954—1001),北宋政治家、诗人、散文家。因为官正直,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这首诗为作者被贬商州(今属陕西商洛)任团练副使时所作。
诗题点明诗意、诗境,透露出诗人的谪宦之苦。
首联中“唯”写出了诗人的不满与无奈,“冷”写出了清明的时令特点,都表现了诗人的谪居之感。
颔联表面上看是恼人的春,实际上是让诗人惊心的“闲”。颈联的“夸”与“斗”两字生动传神,用拟人手法凸显春天的生趣,同时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表现出诗人被贬愁绪与眼前的大自然美景形成鲜明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希望回归自然、脱离世俗的愿望。
尾联用了商山四皓、屈原《离骚》的典故,诗人情绪变得十分洒脱,既来之则安之,不如将满腔郁闷出之于“笑”,和着《离骚》饮酒赏春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整首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在被贬愁绪中自我排遣、寻求旷达洒脱并享受隐士生活的心境,言浅情深、意味深长。
展开显示全文
﹀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