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所写的是烧盐工人的生活和劳动的惨状。诗人自己曾从事过烧盐的劳动。入清以后,诗人居于海滨,多与烧盐工人相往来,目睹了他们的悲惨生活,也深深了解官吏与盐商对工人的重利盘剥,因此对烧盐工人诗人给予深切的同情。此诗只是截取了灶户煎盐的一个场景,来反映他们悲惨的境遇。诗的前两句交代了煎盐工人的工作条件,由此烘托出工人的艰苦处境:六月酷暑,在低矮的草房劳作在烈火旁。
海滨的人民生活极为艰苦,很多煎盐工人一生都从事着这样艰辛的劳动,诗人特地选取了 “白头灶户”,暗喻了工人一生的艰辛。后二句是对工人艰苦劳动的渲染:六月当暑,烈日炎炎,但对煎盐工人来说也是 “乘凉”了,反衬出工人在烈火旁的煎熬。在写法上,此诗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词语平淡无华,但在质朴的现实描写中隐含着作者的沉痛,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吴嘉纪诗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展开显示全文
﹀
展开显示全文
﹀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