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显示全文
﹀
“忆昔”这个题目,一般地说都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对昔日生活的回顾和由此产生的感想。这首诗即分两部分来写。
前两句写初到南郑。从南郑跨越秦岭,出大散关,即临渭河,所以说“出渭滨”。首句写作者当年曾随军强渡渭水,次句写关中百姓慰问宋军,并向他们泣诉在被占区所受到的屈辱,言外之意就是殷切期望宋军收复失地。三四句写在南郑的活动。这两句用“昼”“夜”概括全天活动,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以全部精力投入到北伐准备工作的炽烈感情。
后四句是忆后的悲愤心情。“共道功名方迫逐”,用“大家都认为”功名屈指可待来展示诗人当年的壮志。“岂知老病只逡巡”,用“没有料到”作转折,使前面句句之意急转直下,至末二句则与前半首形成鲜明对比。如今他一边抚摸书卷,一边流泪。诗人灯下披览史书,联想自己,不由得悲从中来。
此诗在章法上,每两句构成一个小的意群,再由这四个链条组成全篇,结构天成,思路精密。语言运用上,作者深于锤炼,比如“壶浆马首泣遗民”,一句三意,写尽了北方遗民的心情。第六句用“逡巡”写眼前,不仅表现了一个“老病”者的行动特征,而且刻画出一个有志之士无法施展抱负的彷徨心理。
展开显示全文
﹀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