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显示全文
﹀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咏闲居是重要主题之一,也称为闲适诗。对诗人们来说,所谓闲,不仅仅是没事做或不做事,而是相对出仕忙于公务而言,所以闲居诗往往成了隐居诗的代名词。司马光退居后,不能忘怀于朝廷政治,所以这首《闲居》写闲而实不闲,至少是身闲心不闲,因而格调与传统的闲居诗不同。
诗前两句说自己的老朋友及昔日的同僚们纷纷倒戈,支持新法,与自己断绝来往,家里安静得门可罗雀。第二句用汉翟公典故,讽刺人情冷暖,世风不古,表示自己胸中的不平。下半由此发挥。众叛亲离,他自然郁郁寡欢,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无精打采。连仆人也改变了以往惯有的勤俭,乘机偷懒,一场春雨过了,庭前杂草丛生,也没人去管。“僮更懒”三字,道出无限辛酸,大有“运衰奴欺主”的味道。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句句写闲,门庭冷落,无人过访,就少了许多应酬,可以空闲;自己慵懒,无所事事,也是闲。但诗人笔下展示的生活场景不是优游闲散的,而是内外交困的;诗人的心情也不是恬淡安适的,而是抑郁不平的。此诗是浅显中有深致,平淡中有沉郁。这就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展开显示全文
﹀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