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门道"是一个多音词,有2个读音:
[ mén dào ]
  • 通常为巨大的门洞,两侧常有塔楼。
[ mén dao ]
  • 门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词语构成:
偏正式:门(道
详细解释:
  1. 门内的过道。

    郭沫若 《北伐途次》九:“ 德甫 从农场上拉了两把稻草来,铺在门道外边的一个角落里,蜷曲着便睡下去了。” 沙汀 《记贺龙》三三:“当走到第三个门道边的时候, 贺龙 同志停了下来。” 林海音 《城南旧事·驴打滚儿》:“进门来, 宋妈 和她丈夫正在门道里。”

  2. 方法;途径;窍门。

    丁玲 《三日杂记》四:“今日个大家比赛,看谁家纺得快,纺得匀。咱们要纺得好,就要考究车子,考究门道。”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六:“在这一带,看搭瓜棚人的手艺高低,经验多少,门道主要在这檐子上。”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上任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单字详解:
  • 门(mén)1.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3. 途径,诀窍:~径。~道儿。  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  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  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  7. 量词:一~大炮。  8. 姓。  
  • 道(dào)1.路,方向,途径:~路。铁~。志同~合。  2. 指法则、规律:~理。~德。~义。得~多助,失~寡助。  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学。传~。修~。  4. 方法,办法,技术:门~。医~。  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观(guàn )。~士。~姑。~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门。一贯~。  8. 说,讲:~白。常言~。能说会~。  9. 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0. 线条:铅笔~儿。  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 量词:一~大河。两~门。上三~漆。  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百科释义:门道,汉语词汇。拼音:mén dào指做事的门路或方法。语出丁玲《三日杂记》四:“今日个大家比赛,看谁家纺得快,纺得匀。咱们要纺得好,就要考究车子,考究门道。”
门道”近义词详细 >
路子
英文翻译:access; knack; pylon; social connections; way to do sth.
"门道"造句:更多 >
  1. 学习是通向知识殿堂的唯一门道
  2.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话真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