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òu
rén
📢
基本解释:
  • 用金箔刻成的人形装饰品。南朝时流行于人日(正月初七)﹐唐时流行于三月三日。
详细解释:
  • 用金箔刻成的人形装饰品。

    南朝 时流行于人日(正月初七), 唐 时流行于三月三日。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 唐 岁时节物……三月三日,则有鏤人。”

单字详解:
  • 镂(lòu)1.雕刻:~花。~刻。~空。~骨铭心(喻感激或牢记不忘)。~月裁云(喻巧夺天工的制作)。~尘吹影(喻徒劳)。  2. 可供刻镂用的刚坚的铁。  3. 古同“漏”,孔穴。  
  • 人(rén)1.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百科释义:镂人是汉语词汇,读音是lòu rén ,出自《文昌杂录》。英文翻译:Engra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