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ng
bǎn
📢
基本解释:
  1. 铜圆。
  2. 演唱快书等打拍子用的板状器具,多用铜制成。
详细解释:
  1. 铜元。

    毛泽东 《我们的经济政策》:“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会计制度的原则。”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大帐簿》:“共和厅里的一壶茶要两角钱,看一看狮子要二十个铜板。”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 卜老板 只肯出到一元九角一担,一个铜板不肯再添。”

  2. 铜制板材。

    《清会典·户部·钱法》:“又奏准购定 东洋 十足铜板一百万斤,九九五成铜甎一百五十万斤。”

  3. 铜版。

    《文献通考·钱币二》:“令都茶场会子库将第四界铜板,接续印造会子二百万。”参见“ 铜版 ”。

  4. 铜制的演唱快书等打拍子用的板状器具。

单字详解:
  • 铜(tóng)1.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纯铜。亦称“红铜”)。青~。黄~。~矿。~器。~币。~臭(ch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如“浑身~~”)。~墙铁壁(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亦称“铁壁铜墙”)。  
  • 板(bǎn)1.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  2. 诏书:诏~。  3.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  4.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  5. 硬得像板子似的:~结。  6. 见“老”字“老板”。  
英文翻译:copper; copper coin
"铜板"造句:更多 >
  1. 虽然已穷愁潦倒,但他仍不愿为了换取几个铜板而去做斯文扫地的事。
  2. 她养尊处优,而他口袋里连两个铜板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