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 旧时对社会地位低下、没有选择职业自由的一些人的蔑称。
- 印度被排斥于种姓之外的最低下的社会阶层。又被称为“不可接触者”,备受压迫歧视,世代从事各种低贱不洁的工作。
词语构成:偏正式:贱(民
详细解释:单字详解:- 贱(jiàn):1.价钱低,与“贵”相对:~卖。~价。 2. 旧时指地位卑下:~民。贫~。卑~。微~。 3. 谦辞,旧称与自己有关的:~姓。~躯。~内(妻子)。 4. 骂人的话:~人。 5. 指撒娇或不尊重、不知好歹:这孩子又和妈~。犯~。 6. 轻视:“常人贵远~近,向声背实”。
- 民(mín):1.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 2. 指人或人群:居~。~族。 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 4. 某族的人:汉~。回~。 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 6. 非军事的:~品。~航。 7. 同“苠”。
百科释义:贱民是指等级社会中社会地位世代低于普通人的特殊的社会阶层,一般不能和普通民众通婚。贱民往往和特殊的职业有关。如奴仆,娼优,隶卒等,即包括妓女,演员及衙门里的执役人。在很多社会里贱民和奴隶制度有关。
英文翻译:pariah; rabble; untouchable
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应采取贱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