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构成:偏正式:课(文
详细解释:推敲文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雅》《颂》未闻, 汉 魏 莫用,悬领似如可辩,课文了不成义,斯实情讹之所变,文浇之致弊。” 詹鍈 义证引 郭晋希 注:“课,责也。引申有推求之义。课文,推敲文字。”
督促读书做文章。
明 唐顺之 《章孺人传》:“两弟夜读书,课文夜过半,孺人即又虑其劳以病也。”
窗课,习作文字。
清 吴敏树 《业师两先生传》:“先生怪其课文有异,召詰之曰:‘汝年少,文字当令生嫩秀发,奈何作如许老成状?’”
教科书中的正文。
冰心 《记事珠·我的童年》:“我提到这一幅对联,因为这是我开始识字的一本课文。” 孙犁 《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就是先不讲课文的内容,而由教员从另外一种事物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动机。”
单字详解:- 课(kè):1.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时。~间。旷~。授~。~余活动。 2. 教学的科目:~程。~表。基础~。专业~。~本。~文。 3. 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徒。~读。 4. 古代的一种赋税:国~。完粮交~。 5. 使交纳赋税:~税。~役。 6. 机关、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现亦称“科”):会计~。 7. 迷信占卜的一种:起~。
- 文(wén):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2. 刺画花纹:~身。 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 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 9. 温和:~火。~静。~雅。 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 12. 专指社会科学:~科。 13. 掩饰:~过饰非。 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 15. 姓。
百科释义:指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一般在语文或地理中出现。英语,有对话和短文。最早在南朝 梁国 刘勰 的《文心雕龙·指瑕》出现。
英文翻译:text
- 这篇课文快背下来了,趁热打铁,再练几遍。
- 这篇课文虽然言语朴实无华,感情却真挚动人。
- 李明读课文不仅吐字清晰,而且声音洪亮。
- 朗读课文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 分析课文,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
- 老师十分具体地向我们讲解了课文内容。
- 阅读课文时,可以先看看后面的提示。
- 读了《养花》这篇课文,我有很多感想。
- 王老师把课文分析得十分明白。
- 课文中那些意味深长的语句,要反复阅读,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