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o
📢
基本解释:
  1. 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2. 指荒野。
  3. 亦作"艹木"。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详细解释:
  1. 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 指荒野。

    《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 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单字详解:
  • 草(cǎo)1.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  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  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  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a.指汉字草书;b.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  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  
  • 木(mù)1.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  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  3. 棺材:棺~。  4. 质朴:~讷(朴实迟钝)。  5. 呆笨:~鸡。  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  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 姓。  
百科释义:【词目】草木【拼音】cǎo mù【释义】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2、指荒野。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英文翻译:plants; vegetation
"草木"造句:更多 >
  1. 战争即将来临,全国上下草木皆兵。
  2. 草木浓绿一片,点缀着三两朵红花,相映成趣。
  3. 清明时节,气候温和湿润,草木抽出新芽。
  4. 敌军将领告诉士兵,不要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哪怕正的有危险,也要撑得住气。
  5. 这个玉器,精雕细刻,人物形神兼备,草木虫鱼栩栩如生,真是巧夺天工。
  6. 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当看到我医务人员给被俘官兵精心治疗的情景,他落泪了。
  7. 岳家军能征惯战,草木知威,金军一看到岳家军的旗号就不战自乱了。
  8. 这件事人命关天,你怎能草木知威?
  9. 春天来了,草木又恢复了生机。
  10. 非洲人为何对西药草木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