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é
qi
📢
基本解释:
  •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人们看起来太阳在星空中每一回归年自西向东运行一周。太阳在星空中移动的路线叫做黄道。用黄经表示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规定太阳黄经每变化15°叫做一气。共十二中气、十二节气,通称二十四节气。各有专名,如春分(黄经0°)、清明(黄经15°)等。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的创造,从春秋至秦汉之际逐步创立起来,沿用至今。它表明气候的变化和昼夜的长短,可参照各个节气进行农事活动。
词语构成:
偏正式:节(气
详细解释:
  1. 犹节候。季节,气候。

    汉 王充 《论衡·寒温》:“寒温天地节气,非人所为明矣。” 南朝 宋 谢灵运 《燕歌行》:“孟冬初寒节气成,悲风入闺霜依庭。” 唐 张籍 《喜王起侍郎放牒》诗:“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红楼梦》第九四回:“如今虽是十一月,因节气迟,还算十月。”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三章:“这时是阴历七月初二,虽然过了‘立秋’的节气已经十来天了,可是到晌午还是很热。”参见“ 二十四节气 ”。

  2. 气节。

    《宋书·自序传》:“﹝ 沉矫 ﹞以节气立名,仕为立武校尉、偏将军。” 明 方孝孺 《戆窝记》:“士之可贵者在节气,不在才智。” 姜妙香 《追怀往事》:“﹝ 梅兰芳 ﹞是个明大义、讲节气的人。”参见“ 气节 ”。

单字详解:
  • 节(jié)1.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  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  6. 礼度:礼~。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  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  10. 略去,简略:~选。~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  12. 姓。  
百科释义: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本。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节气”近义词详细 >
骨气
英文翻译:solar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