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亦作“ 自脩 ”。修养自己的德性。
《礼记·大学》:“如琢如磨者,自脩也。”《汉书·游侠传·原涉》:“或讥 涉 曰:‘子本吏二千石之士,结髮自修,以行丧推财礼让为名,正復讐取仇,犹不失仁义,何故遂自放纵,存轻侠之徒乎?’” 宋 曾巩 《筠州学记》:“繇 汉 之士察举於乡閭,故不得不篤於自脩。” 明 方孝孺 《幼仪杂箴》之十四:“汝孰忧哉,勉於自修。”
自学;自习。
宋 真德秀 《龙山书院记》:“ 三代 而上,未有科目进取之涂,士之自修,果为何事?”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一:“从前爸爸不和你在一起,自修时没有人可问。”
自然整治有序。
《资治通鉴·汉元帝永光五年》:“﹝ 匡衡 ﹞上疏曰:‘圣人动静游燕所亲,物得其序,则海内自脩,百姓从化。’”
自己修饰。
汉 王褒 《九怀·危俊》:“陶嘉月兮緫驾,搴玉英兮自脩。”
单字详解:- 自(zì):1.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 2. 从,由:~从。~古以来。 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 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 修(xiū):1.装饰,使完美:~饰。~辞。装~。 2. 整治,恢复完美:~复。~治。~缮(修理)。~浚(修理疏通)。~好。~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3. 剪或削:~剪。 4. 兴建,建造:~建。~筑。 5. 编纂,撰写:~书。~史。~纂。 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学。~业。~养。 7. 长(cháng ),高:~长。 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行。~女。 9. 姓。
百科释义:词目:自修拼音:zì xiū释义:1、修养自己的德性。2. 自学;自习。3. 自然整治有序。4. 自己修饰。
英文翻译:to study on one's own; self-study
遂自修社经,刻苦钻研,夜以继日,见异思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