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沧海桑田”的略语。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缮备》:“乍想起琼花当年吹暗香,几点 新亭 ,无限沧桑。” 清 唐孙华 《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劫火烧残变陵谷,浮云閲尽经沧桑。”《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这一年之中,你我各各的经了多少沧桑,这日月便如落花流水一般的过去了。”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七章:“这位饱经沧桑的老工友,什么样的人全见过。”
指朝代更迭。
清 沉永令 《赠檗庵禅师》诗序:“ 崇禎 壬癸间,建言廷杖詔狱,沧桑后遂为僧。”参见“ 沧海桑田 ”。
单字详解:- 沧(cāng):1.暗绿色(指水):~海。~浪。~海遗珠(喻被埋没的人才)。~海桑田。~海一粟。 2. 寒,冷:“日初出,~~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 桑(sāng):1.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葚。~农。~梓(喻乡里,故乡)。沧海~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榆暮景。 2. 姓。
百科释义:沧桑,来自中国成语沧海桑田。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种桑树的田,变成了大海。比喻自然界变化很大或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略称沧桑 。语本 晋 葛洪 《神仙传·王远》:“ 麻姑 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 东海 三为桑田。’” 唐 储光羲 《献八舅东归》诗:“独往不可羣,沧海成桑田。” 明 刘基 《惜馀春慢·咏子规》词:“沧海桑田有时,海若未枯,愁应无已。”
英文翻译:abbr. of 沧海桑田; great changes
- 他是一位饱经沧桑的革命老人。
- 历尽沧桑的香港和澳门,终于被祖国母亲收复了。
- 从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上,可以看出他受过很多苦。
- 他过去饱经沧桑,但现在决心要干一番成就。
- 我是一个饱经沧桑的人。
- 几十年来本地发生了巨变,每回首往昔都有人世沧桑之感。
- 世事沧桑多变;犹如白云苍狗,令人莫测。
- 在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人生的沧桑与艰辛。
- 尽管过去饱经沧桑,但规则仍然有积极的作用。
- 由于历时久远,几经沧桑,印制精美的宋版书犹如肯构肯堂,很难一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