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泥鳅"是一个多音词,有2个读音:
[ ní qiū ]
  • 〈名〉鱼,身体圆柱形,头小而尖,口有须五对,尾端侧扁,鳞细小,有粘液,黄褐色,身上有不规则黑色斑点。常生活在河湖、池沼、水田等处,多潜伏泥中。
[ ní qiu ]
  • ní qiū的又音。义同“泥鳅ní qiū”。
词语构成:
偏正式:泥(鳅
详细解释:
  • 亦作“ 泥鰍 ”。鱼名。体圆柱形,尾端侧扁,有黏液。黄褐色,有不规则黑色斑点。口小,嘴有须五对。常生活在河湖、池沼、水田等处,潜伏泥中。肉可供食用。

    宋 梅尧臣 《江邻几馔鳅》诗:“泥鰌鱼之下,曾不享嘉宾。” 浩然 《艳阳天》第一○四章:“﹝ 小清 ﹞说着,像一条泥鳅,从五婶的手下溜出去了。”

单字详解:
  • 泥(ní)1.土和水合成的东西:~巴。~垢。~浆。~煤。~淖(泥污的洼地)。~泞。~洼。  2. 像泥的东西:枣~。山药~。印~(盖图章用的印色)。蒜~。  
  • 鳅(qiū)1.〔泥~〕鱼,体圆,尾侧扁,皮上有黏液很滑。生活在河湖、水田等处,常钻在泥中,肉可食。常用以喻人的滑头。  2. (鰍)  
英文翻译:mud fish; CL:条; loach
"泥鳅"造句:更多 >
  1. 村子附近有一条小河,孩子们常去那里捉泥鳅
  2. 泥鳅的身体特别光滑,用手很难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