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ng
📢
基本解释:
  1. 亦作"搪揬"。
  2. 冒犯;抵触;接触。
详细解释:
  • 亦作“ 搪揬 ”。冒犯;抵触;接触。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是故彊毅之人,狠刚不和,不戒其彊之搪突,而以顺挠厉其抗,是故可以立法,难与入微。” 晋 法显 《佛国记》:“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搪揬。” 清 黄宗羲 《避地赋》:“谁谓莫来莫往兮,亦有麋鹿之搪揬。”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洪稚存》:“ 朱 正色曰:‘吾为君之师辈,乃敢搪突若尔?’”

单字详解:
  • 搪(táng)1.挡,抵拒:~风。~寒。~饥。  2. 支吾,敷衍:~塞(sè)。  3. 均匀地涂上泥或涂料:~瓷。~炉子。  4. 同“镗”。  
  • 突(tū)1.忽然:~然。~现。~发。~变。~如其来。异军~起。~兀。  2. 超出,冲破,猛冲:~破。~围。~出。  3. 烟囱:曲~徙薪。灶~。  
百科释义:搪突拼音táng tū,释义是冒犯;抵触;接触亦作“搪揬”。
搪突”近义词详细 >
冒犯
英文翻译:variant of 唐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