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古代官方用的木简文书。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羽檄》:“《魏武奏事》曰:‘有急以鸡羽插木檄,谓之羽檄。’”
干直无枝的树材。
《宋史·李若谷传》:“补 长社县 尉,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欲苟苦输者,因以取賕。 若谷 度材,别其长短、大小为程,置庭中,使民自输。”
单字详解:- 木(mù):1.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 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 3. 棺材:棺~。 4. 质朴:~讷(朴实迟钝)。 5. 呆笨:~鸡。 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 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 姓。
- 檄(xí):1.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此臣之所谓传~而千里定者也”。~文。羽~。~移(文体名,“檄文”与“移文”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
百科释义:木檄,读音mù xí,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古代官方用的木简文书。
英文翻译:Wood s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