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 从陷入的境地中摆脱出来,振奋自立:及早~。不自~。
详细解释:振奋自拔。
汉 班固 《答宾戏》:“卒不能攎首尾,奋翼鳞,振拔洿涂,跨腾风云。”《南史·刘敬宣孙处等传论》:“或阶缘恩旧,一其心力,或攀附风云,奋其鳞羽,咸能振拔尘滓,自致封侯。” 明 宋濂 《<南堂禅师语录>序》:“在他人为之,气索神沮,不自振拔,而无以应来学之求,师乃圆满充足,覃及于诸方矣。” 茅盾 《虹》四:“她已经有两次陷在热情的泥淖里……并且不知道怎地又失却了振拔的勇气。”
引申为超群出众。
明 宋濂 《赠朱启文还乡省亲序》:“文彩朗耀,光衝於牛斗;才猷振拔,軫接於 荆扬 。”
拔除。
唐 柳宗元 《剑门铭》:“收夺利地,以须王师。刲刳肾肠,振拔根柢,俾无以肆毒,用集我勋力。”
提拔。
《新唐书·李适传》:“为京兆少尹,復授舍人,进吏部侍郎、 河南 江 淮 宣慰史。振拔幽滞,号振职。” 明 归有光 《再与余太史书》:“ 有光 于世最号为偃蹇憔悴之尤者,明公一旦振拔之,至今海内嘆仰。”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不闻一好贤之士为之惋嘆沉滞,振拔蔽抑。”
单字详解:- 振(zhèn):1.搬动,挥动:~动。~荡。~幅。~臂。~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2. 奋起,兴起:~奋。~作。~兴(xīng )。~~有辞。 3. 古同“赈”,救济。 4. 古同“震”,威震。
- 拔(bá):1.抽,拉出,连根拽出:~腿。~草。~牙。~苗助长。 2. 夺取军事上的据点:连~数城。 3. 吸出:~毒。~火罐儿。 4. 选取,提升:提~。~擢。 5. 超出,高出:海~。挺~。~地(山、树、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尖儿。出类~萃。 6.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一~。 7. 改变:坚韧不~。心志不可~。
百科释义:振拔zhèn bá(1).振奋自拔。汉·班固《答宾戏》:“卒不能攎首尾,奋翼鳞,振拔洿涂,跨腾风云。”《南史·刘敬宣孙处等传论》:“或阶缘恩旧,一其心力,或攀附风云,奋其鳞羽,咸能振拔尘滓,自致封侯。” 明·宋濂《序》:“在他人为之,气索神沮,不自振拔,而无以应来学之求,师乃圆满充足,覃及于诸方矣。” 茅盾《虹》四:“她已经有两次陷在热情的泥淖里……并且不知道怎地又失却了振拔的勇气。”
英文翻译:reb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