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n
干
cǎo
草
📢
基本解释:
★权威
晒干的草,有时特指晒干的谷草。
详细解释:
干枯的草,有时特指晒干的谷草。
《法苑珠林》卷十八:“欲秽染著不觉知,犹如猛火然乾草。” 刘亚舟 《男婚女嫁》第二一章:“这一升半米磨成面,对上树叶、
干草
熬糊糊喝。”
单字详解:
干(gān)
:
1.触犯,冒犯,冲犯:
~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
~禄。~仕。
3. 关连,涉及:
~系。互不相~。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
大动~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支。
6. 涯岸,水边:
“河之~兮”。
7. 个数:
若~。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
~燥。~旱。~枯。~柴。豆腐~。
9. 枯竭,尽净:
~尽。~杯。
10. 徒然,白白地:
~着急。
11.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
~亲。
12. 〔~将(jiàng)〕古剑名。 13. 姓。
草(cǎo)
:
1.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
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
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
~料。柴~。稻~。
3. 粗糙,不细致:
~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
4. 汉字的一种书体:
~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a.指汉字草书;b.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
~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
~野。~莽。~寇。~贼。
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
~鸡。
干草”反义词
详细 >
青草
英文翻译:
hay
"干草"造句:
更多 >
烈日当空照,勿忘晒
干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