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 母子。亦指母女。
  2. 指大小﹑主从关系。
  3. 古称钱币轻而币值低者为子,重而币值高者为母。
  4. 犹言本利。子,利息;母,本金。
  5. 指杯盘。

详细解释:
  1. 母子。亦指母女。

    《孟子·离娄下》:“夫 章子 ,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史记·高祖本纪》:“老父已去, 高祖 适从旁舍来, 吕后 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法本 众僧徒,别了 鶯鶯 、夫人子母,佛堂里自监覷,覷着收拾铺陈来的什物。”《水浒传》第二回:“两个恐怕连累,只得去殿帅府首告:‘ 王教头 弃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

  2. 指大小、主从关系。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八:“昔闻 东陵 瓜,近在 青门 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通志·总序》:“文有子母,主类为母,从类为子。凡为字书者皆不识子母。”

  3. 古称钱币轻而币值低者为子,重而币值高者为母。

    《国语·周语下》“古者天灾降戾,於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民患轻,则为作重币以行之,於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 三国 吴 韦昭 注:“重曰母,轻曰子。以贸物,物轻则子独行,物重则以母权而行之也。子母相通,民皆得其欲也。” 唐 杜甫 《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之五:“夫时患钱轻,以至於量资币,权子母。代復改铸,或行乎前榆荚、后契刀。” 仇兆鳌 注引 应劭 曰:“母,重也,其大倍,故为母。子,轻也,其轻小半,故为子。”

  4. 犹言本利。子,利息;母,本金。

    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碑》:“立廩以周食,圃畦以毓蔬,权其子母,赢且不竭。”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获百金,入都营运。半年,子母几相等。” 金和 《印子钱》诗:“今日与女钱十千,明日与我三百钱,三百復三百,如此五十日,累累十五千,子母偿始毕。”

  5. 指杯盘。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 龙朔 年已来,百姓饮酒作令,云:‘子母相去离,连臺拗倒。’子母者,盏与盘也;连臺者,连盘拗倒盏也。”

单字详解:
  • 子(z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3. 动物的卵:鱼~。蚕~。  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  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  14. 姓。  
  • 母(mǔ)1.妈妈,娘:~亲。~性。~系。慈~。~忧(称母亲去世)。  2. 对女性长辈的称呼:姑~。舅~。  3. 雌性的,与“公”相对:~鸡。  4. 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国。~校。~音(元音)。  5. 一套东西中间可以包含其他部分的:螺丝~。子~扣。  6. 姓。  
百科释义:子母即母子。亦指母女。《孟子·离娄下》:“夫 章子 ,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史记·高祖本纪》:“老父已去, 高祖 适从旁舍来, 吕后 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法本 众僧徒,别了 莺莺 、夫人子母,佛堂里自监觑,觑着收拾铺陈来的什物。”《水浒传》第二回:“两个恐怕连累,只得去殿帅府首告:‘ 王教头 弃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
子母”近义词详细 >
母子
英文翻译:Offsp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