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ng
📢
基本解释:
  1. 《易》传之一。以卦象为根据来解释卦辞。
  2. 大道﹐常理。
  3. 犹天象。旧指日月星辰运行等天文现象﹐有时亦指气象现象。
  4. 动物名。即象。

详细解释:
  1. 《易》传之一。以卦象为根据来解释卦辞。

    《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唐 孔颖达 疏:“此大象也。十翼之中第三翼,总象一卦,故谓之大象。”

  2. 大道,常理。

    《老子》:“执大象,天下往。” 河上公 注:“象,道也。圣人守大道,则天下万民移心归往之。”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昔 高祖 宣皇帝 ,以雄才硕量,应运而仕……於是百姓与能,大象始构矣。”

  3. 犹天象。旧指日月星辰运行等天文现象,有时亦指气象现象。

    晋 陆机 《应嘉赋》:“寄冲气於大象,解心累於世罗。” 晋 陶潜 《咏二疏》:“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唐 杨炯 《登秘书省阁诗序》:“观星文而考南北,大象入於璣衡。”

  4. 动物名。即象。

    《后汉书·和帝纪》:“﹝ 永元 ﹞六年正月, 永昌 徼外夷遣使译献犀牛、大象。”

单字详解:
  •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  6. 敬辞:~作。~名。~手笔。  7. 时间更远:~前年。  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 象(xiàng)1.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牙。~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  2. 形状,样子:形~。景~。气~。现~。想~。~征。万~更新。~声。~形。  
百科释义:大象老子用语。指无形无象的“道”。英文翻译:CL:只; elephant
"大象"造句:更多 >
  1. 人与大象比力气就好比蚍蜉撼树。
  2. 十多头野生大象惨遭偷猎分子的毒手。
  3. 大象的鼻子由坚韧的肌肉组成,可以随意伸缩。
  4. 在动物界,猴子是比较聪明的,但是还比不上大象、海豚聪明。
  5. 大象的力气特别大,用鼻子可以把柳树拔出来。
  6. 即使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也无法与这只鲸鱼比及。
  7. 有的山峰好像大象立在那儿。
  8. 人们站在骨架前面,似乎看到一头大象正在昂首阔步向前跑。
  9. 这就像盲人摸象,一大群盲人在观察一只大象
  10. 那头落水的大象还在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