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ì
📢
基本解释:
  1. 对付的策略或 办法。
  2. 古代被召见或应考的人对于皇帝所问有关治国策略的回答。
词语构成:
动宾式:对|策
详细解释:
  1. 亦作“ 对册 ”。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称为对策。自 汉 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太常令所徵儒士各对策,百餘人, 弘 第居下。策奏,天子擢 弘 对为第一。” 汉 桓宽 《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殊路同归。”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应詔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説也……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汉书·萧望之传》“ 望之 以射策甲科为郎” 唐 颜师古 注:“对策者,显问以政事经义,令各对之,而观其文辞定高下也。” 宋 叶适 《提刑王公墓志铭》:“初龙图阁学士太子詹事 王 公 十朋 ,以太学生对策,请收还威福,除 秦檜 蔽塞之政,天子即日施用。”

  2. 对付的办法或策略。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蛊惑》:“对于女人无休止的唠叨,他采取的对策就是沉默。”如:他见此情景,心中悄悄地想着对策

单字详解:
  • 对(duì)1.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  2. 朝着:~酒当歌。  3. 处于相反方向的:~面。  4. 跟,和:~他商量一下。  5.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  6. 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  7. 看待,应付:~待。  8. 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  9. 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 )。~劲。  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  11. 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  12. 平分,一半:~开。  13. 搀和(多指液体):~水。  14. 量词,双:一~鹦鹉。  
  • 策(cè)1.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2. 鞭打:~马。鞭~。  3. 激励,促进:~动。~勉。  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  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命。~免。~封。  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论。~问。  7. 杖:~杖。  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  9. 计谋,主意,办法:上~。献~。决~。政~。~划。束手无~。  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  11. 姓。  
百科释义: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建立信用体系作为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逐渐得到了更多部门和企业的关注。各地都逐渐出台了一些关于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和规范。这些法规的先后出台,提出了依法披露、合法征集、信用服务、失信惩戒、信用管理等推动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系列设想和指导意见。开发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技术:由于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不断提高,各种密码算法面临着新的密码体制,如量子密码、DNA密码、混沌理论等密码新技术出处于探索之中。在我国,信息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虽处于起步阶段,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研究、开发和探索,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联合发展之路,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以此保证我国信息网络的安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对策”近义词详细 >
方法
英文翻译:countermeasure for dealing with a situation
"对策"造句:更多 >
  1. 这种时候不能逞匹夫之勇,要认真考虑一下对策
  2. 题材涉及到多种领域,她的对策是虚心求教,笨鸟先飞。
  3. 国民党统治时期,物价天天飞涨,当局毫无对策,难怪人民怨声载道。
  4. 面对这种困难,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思虑因应对策
  5. 不要逞一朝之忿,先静下心来,谋对策
  6. 面对人言可畏我们又能想到什么对策呢。
  7. 这场高楼大火的确烧出不少问题,消防单位在痛定思痛之餘,应去订出更完善的消防对策
  8. 各种坏消息纷至沓来,他再也无法正襟危坐,他决定立刻动身,去找那几个休戚与共的朋友共同商量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