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i
shè
📢
基本解释:
  • 古印度四个种姓的第三级。原包括社会的基本生产者农民和手工业者,也有商人。后专指商贾和富有的手工业者。
详细解释:
  • 亦作“ 吠奢 ”。古 印度 四种姓之一,属第三级,多经商。

    唐 玄奘 旅居 印度 时,吠舍已专指商贾。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三曰吠奢,商贾也,贸迁有无,逐利远近。”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三:“吠舍,古云毘舍,讹也。皆巨富多财,通於高贵或商旅博货,涉歷异邦,畜积资财,家藏珍宝或称长者,或封邑号者也。”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三曰吠舍,旧曰毘舍,为商贾,贸易有无者。”

单字详解:
  • 吠(fèi)1.狗叫:~叫。狂~。蜀犬~日(喻少见多怪)。  
  • 舍(shè)1.居住的房子:宿~。旅~。校~。  2. 居住,休息:~于山麓。  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弟。~侄。~亲。  4.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喻对人让步)。  5. 姓。  
英文翻译:Vais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