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ún
📢
基本解释:
  1. 亦作"土?"。盛有沙土的草袋子,用来防水或筑城,形状如小猪,故名。
  2. 哺乳动物,头部狭长,背部呈弓形,尾巴长,耳大而直立,嘴成管状,舌细长,全身毛稀少,黑褐色。昼伏夜出,吃蚂蚁等昆虫。产于非洲。
详细解释:
  1. 盛有沙土的草袋子,用来防水或筑城,形状如小猪,故名。

    《三国志·魏志·蒋济传》:“豫作土豚,遏断湖水。”

  2. 哺乳动物,头部狭长,背部呈弓形,尾巴长,耳大而直立,嘴成管状,舌细长,全身毛稀少,黑褐色。昼伏夜出,吃蚂蚁等昆虫。产于 非洲 。

单字详解:
  • 土(tǔ)1.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  2. 疆域:国~。领~。  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  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5. 不合潮流:~气。  6. 未熬制的鸦片:烟~。  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  9. 姓。  
  • 豚(tún)1.〔~鼠〕哺乳动物,亦称“荷兰猪”、“天竺鼠”。  2. 小猪,亦泛指猪:~肩。~蹄。~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英文翻译:aardv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