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ǎn
📢
基本解释:
  • 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幕典礼、结婚典礼、毕业典礼等。
词语构成:
偏正式:典(礼
详细解释:
  1. 制度礼仪。

    《易·繫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后汉书·延笃传》:“朝则诵 羲文 之《易》, 虞 夏 之《书》,歷 公旦 之典礼,览 仲尼 之《春秋》。” 宋 司马光 《稷下赋》:“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德被品物,威加海隅。”《元典章·兵部三·铺马》:“为治之道必先信其赏罚之道,尤宜重其典礼。”

  2. 指某些隆重仪式。

    《清史稿·礼志八》:“二月, 文华殿 成,举行典礼。” 赵树理 《登记》四:“隔了一天,区公所通知村公所,说 小晚 和 艾艾 的婚姻是模范婚姻,要村里把结婚的日期报一下,到那时候区里的干部还要来参加他们的结婚典礼。”

  3. 掌管礼仪。

    《孔子家语·五帝德》:“﹝ 帝尧 ﹞富而不骄,贵而能降, 伯夷 典礼, 夔 龙 典乐。”《史记·郑世家》:“夫 齐 , 姜 姓, 伯夷 之后也, 伯夷 佐 尧 典礼。”

  4. 指掌管礼仪之官。

    周 时为太史。《礼记·王制》:“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 孔颖达 疏:“典礼之官,於 周 则太史也。”

单字详解:
  • 典(diǎn)1.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籍。字~。词~。经~。引经据~。  2. 标准,法则:~章。~制。~故(a.典制和掌故;b.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范。~雅。~礼。~型。  3. 指典礼:盛~。大~。  4. 主持,主管:~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狱。  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卖。~押。~契。  6. 姓。  
  • 礼(lǐ)1.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  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  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  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  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  6. 姓。  
百科释义:典礼,汉语词汇。拼音:diǎn lǐ英文可译为ceremony,指隆重举行的仪式,常用于欢送。比如毕业典礼、开学典礼。
典礼”近义词详细 >
仪式
英文翻译:celebration; ceremony
"典礼"造句:更多 >
  1. 今天我校毕业生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
  2. 毕业典礼后,大家郑重其事地向班主任张老师深深地鞠躬道别。
  3. 今天,新建的百货大楼进行了隆重的开业典礼
  4. 在毕业典礼上校长亲自为优秀毕业生佩戴徽章。
  5. 今天下午,在大礼堂举行开学典礼
  6. 学校今天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
  7. 在骄阳似火的七月,我们举行了毕业典礼
  8. 在大桥通车典礼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热闹非常。
  9. 开学典礼上,校长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10. 昨天,我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