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ǎng
📢
基本解释:
  • 也作俶傥。洒脱;不拘束。傥(tǎng)。
详细解释:
  1. 卓异,不同寻常。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纪,惟倜儻非常之人称焉。”《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 刘殷 ﹞博通经史,性倜儻有大志。” 胡三省 注:“倜儻,卓异也。”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二》:“今天下内訌外侮,诚宜得倜儻非常之人任而使之。”

  2. 豪爽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

    《三国志·魏志·阮瑀传》:“ 瑀 子 籍 ,才藻艳逸,而倜儻放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 章丘 李孝廉善迁 ,少倜儻不泥,丝竹词曲之属皆精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九:“他今天不但显得年轻,而且比过去越发英俊了……出落得瀟洒不凡,风流倜傥。”

单字详解:
  • 倜(tì)1.〔~傥〕洒脱,不拘束,如“风流~~”。  2. 〔~然〕a.超然或特出的样子;b.疏远的样子。  
  • 傥(tǎng)1.同“倘1” 。  2. 〔倜~〕见“倜”。  3. 失意:“文侯~然,终日不言”。  
百科释义:倜傥,汉语词汇。拼音是tì tǎng,形容洒脱;不拘束。
倜傥”近义词详细 >
潇洒
倜傥”反义词详细 >
褴褛
英文翻译:unconventional; very
"倜傥"造句:更多 >
  1. 我们这个时代,风流倜傥的青年大有人在。
  2. 想他当年也是风流倜傥的人物,如今却落得这般下场。
  3. 周瑜是个风流倜傥的青年儒将。
  4. 徐志摩才气横溢,风流倜傥,因其是名家,许多杂志都请他。
  5. 瞧他那种风流倜傥,玩世不恭的样子我就生气。
  6. 他性格开朗,为人倜傥不羁,是个很有个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