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ǐ
📢
基本解释:
  • 《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后因以"举跬"谓进行持续的具体努力。
详细解释:
  • 《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后因以“举跬”谓进行持续的具体努力。

    宋 梅尧臣 《读<日者传>答俞生》诗:“吾不如二人,读书无举跬。”

单字详解:
  • 举(jǔ)1.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  2.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  3. 发起,兴办:~义。~办。创~。  4. 提出:~要。~例。  5. 推选,推荐:推~。荐~。  6. 全:~国。~世。~家。  7.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  8. 攻克:“一战而~鄢、郢”。  
  • 跬(kuǐ)1.半步(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称“跬”):~步。  2. 一时的,眼前的:~誉(近誉,一时的好名声)。  
百科释义:字音jǔ kuǐ字义跬(kuǐ):半步,古时称人行走, 举足一次为跬, 举足两次为步, 故半步叫“跬” 。出处《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后因以"举跬"谓进行持续的具体努力。全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意义全句的意思是:不积累一步半步,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比喻积累的作用,可以充实、丰富、完善自己。可用来论说学习工作贵在不断积累。词性中性词英文翻译:Lift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