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亦作“ 依希 ”。亦作“ 依俙 ”。隐约;不清晰。
南朝 宋 谢灵运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诗:“依稀採菱歌,彷彿含嚬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字以训正,义以理宣,而 晋 末篇章,依希其旨。” 宋 梅尧臣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梦觉而录之》诗:“滉朗天开云雾阁,依稀身在凤皇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题句犹存,而淡墨依稀,若将磨灭。”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渴涩的歌喉,早就澜漫沉吟,醉呓依稀。”
相像;类似。
《魏书·刘昶传》:“故令班镜九流,清一朝轨,使千载之后,我得髣像 唐 虞 ,卿等依俙元、凯。” 宋 田锡 《贻宋小著书》:“为文为诗,为铭为颂,为箴为赞,为赋为歌,氤氲吻合,心与言会,任其或类於 韩 ,或肖於 柳 ,或依稀於 元 白 ,或髣髴於 李 杜 。”
少许;微少。
唐 黄滔 《祭陈先辈》:“谨以依稀蔬果,一二精诚,愿冥符於肹蠁,申永诀於幽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他是收集‘小摆设’的名人,临末还有依稀的感喟。”
单字详解:- 依(yī):1.靠,仗赖:~靠。~傍(a.依靠;b.摹仿,多指艺术、学问)。~恋。~偎。~存。~附。归~。 2. 按照:~照。~旧。~据。~次。 3. 顺从,答应:~从。~顺。~允。 4. 亲密的样子:“有~其士”。
- 稀(xī):1.事物中间距离远、空隙大,与“密”相对,~疏。~落(luò)。~客。依~。 2. 浓度小,含水分多的,与“稠”相对:~薄。~料。~释。 3. 少:~少。~罕。~奇。古~之年。 4. 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面,表明程度深:~烂。~碎。~松。
百科释义:依稀,亦作“ 依希 ”,亦作“ 依俙 ”。指彷佛,不清楚的样子;些许、微少。见南朝 宋 谢灵运《行田登海口盘屿山》诗:“依稀采菱歌,彷佛含嚬容。”
英文翻译:dimly; vaguely
- 透过翠竹林,我们依稀可以看到那座古老的禅寺。
- 从飞机上往下看,楼房和树木依稀可见。
- 夜幕降临,远处的灯火星星点点,依稀可见。
- 他走到她身边依稀恍惚地看着她,仿佛跟她是梦中相见。
- 为了追怀往事,我回到久别的母校,寻访依稀可辨的雪泥鸿爪。
- 重访旧地,人事已非,只剩一些依稀可辨的雪泥鸿爪。
- 崇山峻岭之中,一条小路斗折蛇行,依稀可辨。
- 他们终于望见依稀的村庄了。
- 他虽然蓬首垢面,但相貌却依稀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