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ái
📢
基本解释:
  1. 戏笑嘲谑的言辞。
  2. 讲究对偶的骈体文字。
详细解释:
  1. 戏笑嘲谑的言辞。

    《新唐书·李实传》:“优人 成辅端 为俳语讽帝。”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祝唐二赋》:“ 祝 ( 祝允明 )先有《烟花洞天赋》……其后又有《风流遁赋》,则皆俳语也。” 清 赵翼 《戏为俳体遣闲》诗:“閒遣无聊作俳语,丽譙更鼓已三挝。”

  2. 讲究对偶的骈体文字。

    宋 苏辙 《滕王阁》诗:“豪风相凌荡,俳语终仓猝。”自注:“ 欧阳文忠 尝云:‘ 王勃 记文似俳,而 唐 人贵之如此,何也?’”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 枚 氏《七发》,非必於七也,文涣而成七。后之作者无七,而必於七,然皆俳语也。”

单字详解:
  • 俳(pái)1.古代指杂戏、滑稽戏:优~。  2. 演杂戏的艺人:~优。~倡。  3. 诙谐,玩笑,滑稽,幽默:~文。~谐。  
  • 语(yǔ)1.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  4. 说:细~。低~。  
百科释义:俳语,汉语词汇,指戏笑嘲谑的言辞,出自《新唐书·李实传》。英文翻译:Ha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