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 由物质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运动~。透明~。
词语构成:偏正式:物(体
详细解释:物的本体;器物的形体。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夫物体自有精麤,精麤谓之好恶。”
由物质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
方纪 《三峡之秋》:“仿佛 三峡 本来就是个发光的物体。”
单字详解:- 物(wù):1.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 2. 内容,实质:言之有~。 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 体(tǐ):1.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 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 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百科释义:物体,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切有形体的物质,一般分有气态、液态和固态。
英文翻译:body; object; substance
- 物体遇热体积膨胀,是一种普遍现象。
- 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 因为天冷,那个物体的体积缩小了很多。
- 这种镜子能放大物体的成像。
- 每个物体都具有惯性。
- 运动是物体存在的方式。
- 一旦物体经过这个边界,我们对所发生的事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