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插蜡烛的器具。
宋 无名氏 《道山清话》:“ 温公 在 永兴 ,一日行国忌香,幕次中客将有事欲白公,误触烛臺,倒在公身上,公不动,亦不问。”《老残游记》第八回:“里面出来一个老者,鬚髮苍然,手中持了一枝烛臺,燃了一枝白蜡烛。” 巴金 《家》三五:“灵前一对蜡烛上结了大烛花,烛油继续流下来,堆满了烛台。”
指烛台上的蜡烛。
《花月痕》第十二回:“剔起灯亮,点着烛臺。”《老残游记》第十回:“ 璵姑 到得洞里,将烛臺吹息。”
单字详解:- 烛(zhú):1.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蜡~。花~。~光。~泪。~台。风~残年。 2. 洞悉:洞~其奸。 3. 灯泡瓦特数的俗称:十五~的灯泡。
- 台(tái):1.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 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 3.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 4. 量词:一~戏。 5.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 6. 桌子、案子:写字~。 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8. 姓。
英文翻译:candle holder; candlest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