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 拿:抓,握。像龙抓东西、老虎跳跃一样强劲有力。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结构用法:- 龙拿虎跳是一个联合式结构的成语。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例:茅盾《北方的原野》:“我以为这并不比龙拿虎跳的战斗场面少些激动人心的力量。”
引经据典:-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龙骧军,虎贲军,用着他龙拿虎跳。”
单字详解:- 龙(lóng):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4. 姓。
- 拿(ná):1.用手取,握在手里:~笔。~枪。 2. 掌握,把握:~主意。~权。~手。 3. 挟(xié)制:~捏(故意刁难人,要挟人)。~大(自以为比别人强,看不起人,摆架子)。 4. 侵蚀,侵害:让药水~白了。 5. 逮捕,捉:~获。擒~。~问。 6. 攻下,占领:一定要把敌人的碉堡~下来。 7. 介绍,引出对象,相当于“把”:我~你当亲人看待。 8. 介词,引出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用”:~笔来写。
- 虎(hǔ):1.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 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 3. 古同“唬”,威吓。 4. 古同“琥”,琥珀。
- 跳(tiào):1.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跃。~水。~荡。~跶。~高。~远。~舞。弹(tán )~。暴~如雷。~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 2. 越过:~班。~棋。~槽。 3. 一起一伏地动:心~。眼~。心惊肉~。
英文翻译:Dragon and tiger ju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