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 指夏秋之际的风雨。后亦泛指风雨不已。同“阑风长雨”。
结构用法:- 阑风伏雨是一个联合式结构的成语。作宾语;指风雨不已
- 例:清·黄景仁《夏夜》诗:“阑风伏雨吹十日,作此酷暑如蒸燖。”
引经据典:- 清·纳兰性德《菩萨慢》词:“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
单字详解:- 阑(lán):1.同“栏”。 2. 同“拦”。 3. 〔~干〕a.同“栏杆”;b.纵横交错,参差错落,如“梦啼妆泪红~~”。 4. 〔~入〕进入不应进去的地方,混进,如“无票不得~~。” 5. 残,尽,晚:夜~人静。~珊。
-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8. 姓。
- 伏(fú):1.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 2. 低下去:此起彼~。 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 使屈服:降~。降龙~虎。 5. 隐藏:~兵。埋~。 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 7. 姓。
- 雨(yǔ):1.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水。~季。
英文翻译:Wet and rai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