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 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结构用法:- 轻重缓急是一个联合式结构的成语。多用于事情。一般作宾语、定语。
- 例:(1)面对成堆的问题;一定要区分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逐一解决。(2)做工作必须善于区别轻重缓急;抓住重点。
正音辨形:引经据典:-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单字详解:- 轻(qīng):1.分量小,与“重(zhòng )”相对:~重。~型。~便(biàn )。~于鸿毛。~尘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暂)。 2. 程度浅,数量少:年~。工作~。 3. 用力小:~放。~声。~闲。~描淡写。 4. 负载少,装备简省:~装。~骑。~锐(轻装的精锐部队)。 5. 认为容易,不以为重要:~视。~蔑。~生。 6. 随便,不庄重:~率(shuài)。~佻。~浮。
- 重(zhòng):1.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负。~荷。~量(liàng )。~力。举~。负~。 2. 程度深:~色。~病。~望。~创。 3. 价格高:~价收买。 4. 数量多:~金聘请。眉毛~。~兵。 5. 主要,要紧:~镇。~点。~任。~托(国家重大的托付)。~柄。 6.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视。尊~。器~。隆~。 7. 言行不轻率:慎~。自~。
- 缓(huǎn):1.慢,与“急”相对:~步。~行(xíng )。~慢。迟~。 2. 延迟:~刑。~办。~役。~征。刻不容~。 3. 放松,松弛:~和。~冲。~解(jiě)。和~。 4. 苏醒,恢复:~气。~醒。
- 急(jí):1.焦燥:~燥。着~。焦~。 2. 气恼,发怒:~眼。 3. 使着急:这件事真~人。 4. 匆促:~促。~功近利(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 5. 迅速,又快又猛:~流。~进。~先锋。~风暴雨。 6. 迫切,要紧:~切。~诊。~事。 7. 严重:告~。 8. 对大家的事情或别人的困难尽快帮助:~人之难。
英文翻译:in order of importance and urgency
- 做事儿要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地进行。
- 我们干事情应分轻重缓急,有所侧重。
- 做任何工作,都有个轻重缓急,且不可本末倒置,不分主次。
- 做工作必须善于区别轻重缓急,抓住重点。
- 国家的事情很多,要分别轻重缓急。
- 做事要懂得分轻重缓急、先后次序,不能一律等量齐观,全部混淆在一起。
- 做工作一定先分清轻重缓急,有序进行,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轻重倒置。
- 事有轻重缓急,先把燃眉之急的危机解决掉。
- 工作头绪很多的时候,一定要分个轻重缓急,切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 凡事都要先分出轻重缓急,然后再去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