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后以“覆公折足”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 晋 袁宏 《後汉纪·献帝纪二》:“太尉 樊稜 ,司徒 許相 ,皆竊位懷禄,苟進無耻,終無匡救之益,必有覆公折足之患。”亦省作“ 覆折 ”。《後汉书·李固等传论》:“ 李固 據位持重,以争大義,確乎而不可奪。豈不知守節之觸禍,恥夫覆折之傷任也。”《周书·寇洛于谨等传论》:“及 謹 以耆年碩德,譽重望高,禮備上庠,功歌司樂,常以滿盈爲戒,覆折是憂。”
结构用法:- 覆公折足是一个连动式结构的成语。
- 例: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太尉樊裬,司徒许相,皆窃位怀禄,苟进无耻,终无匡救之益,必有覆公折足之患。”
引经据典:单字详解:- 覆(fù):1.遮盖,蒙:~盖。~溺。~蔽。~被(遮盖,喻恩荫)。~庇。 2. 翻,倾倒,败,灭:~舟。颠~。~灭。~辙(翻过车的道路,喻曾经失败的做法)。~没(mò)。~水难收。~巢无完卵(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喻整体覆灭,个人不能幸存)。前车之~,后车之鉴。 3. 同“复”
- 公(gōng):1.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 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 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 7. 雄性的:~母。~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 9. 姓。
- 折(shé):1.断,绳子~了。 2. 亏损:~本生意。 3. 姓。
- 足(zú):1.脚:~下(对对方的敬称)。~迹。~球。~坛。失~。高~(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轻重。画蛇添~。 2.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碗~。 3. 充分,够量:~月。~见。~智多谋。 4. 完全:~以。~色。 5. 值得,够得上:不~为凭。微不~道。 6. 增益:以昼~夜。
英文翻译:Folding public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