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 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结构用法:- 虎步龙行是一个联合式结构的成语。作谓语;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
- 例:只见那人生得面如冠玉,唇若涂朱,眉清目秀,虎步龙行。(清·吴趼人《痛史》第十回)
引经据典:- 《宋书·武帝纪上》:“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早为其所。”
单字详解:- 虎(hǔ):1.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 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 3. 古同“唬”,威吓。 4. 古同“琥”,琥珀。
- 步(bù):1.行走:~兵。~行(xíng )。徒~。信~。闲~。固~自封。望而却~。 2.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韵。~其后尘。~武前贤。 3.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伐。~测。寸~难行。 4.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骤。初~。 5. 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6. 古同“埠”,多用于地名。 7. 姓。
- 龙(lóng):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4. 姓。
- 行(xíng):1.走:~走。步~。旅~。~踪。~百里者半九十。~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远自迩。 2. 出外时用的:~装。~箧。~李。 3. 流通,传递:~销。风~一时。 4. 从事:进~。 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商。~营。 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径。品~。言~。操~。~成于思。 7. 实际地做:~礼。~医。~文。 8. 可以:不学习不~。 9. 能干:你真~。 10. 将要:~将毕业。 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金”、“木”、“水”、“火”、“土”)。 12. 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 13. 汉字字体的一种:~书。 14. 姓。
英文翻译:Vali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