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极度高兴。 元 胡祗遹 《沉醉东风》曲:“漁得魚心滿願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亦作“ 眼笑眉飛 ”。《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只樂得他手舞足蹈,眼笑眉飛。”
同“ 眼花撩亂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參成世界總游魂,錯認訛聞各有因。最是天公施巧處,眼花歷亂使人渾。”
用眼色或面部表情示意别人为之奔走。形容有权势者气焰之盛。 明 刘若愚 《酌中志·正监蒙难纪略》:“監不開口明説,止於膝上或案上用右手食指作畫字寫字形,或眼語頤指,非久侍者不能通其意。”
形容费尽心血。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此 六朝 以下, 温 李 諸公血竭髯枯,矜詫累日者,子於受戒一刻,隨口而答。”
同“ 杏臉桃腮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柳眉星眼,杏腮桃頰,口兒小,脚兒弓,扮得蔚貼。”
谓一面谈笑,一面指挥调度。 唐 韩愈 《杜君墓志铭》:“纂辭奮筆,涣若不思;公牒盈前,笑語指麾。”
比喻丰赡富丽的文辞。 明 孙柚 《琴心记·相偕抵舍》:“有志客,必取文章價,翔鸞翥鳳人終愛,黄金白璧時終在。”
因袭俗套,遵循旧轨。 明 方孝孺 《与舒君书》:“世人或不察其立辭之説,而徒取其所謂襲凡蹈故,綴緝成篇者。”
袭用常言,堆砌琐语。谓行文风格不高。 清 方苞 《书<归震川文集>後》:“ 震川 之文,鄉曲應酬者十六七,而又徇請者之意,襲常綴瑣,雖欲大遠於俗言,其道無由。”
蜗牛的角,蚊子的眼睫毛。形容极为狭小的境地。 北周 庾信 《小园赋》:“ 陸機 則兄弟同居, 韓康 則舅甥不别。蝸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倪璠 注:“《晏子春秋》:東海有蟲巢於蚊睫,飛乳去來,而蚊不爲驚。”
比喻微弱的力量。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蝟鋒螗斧,潢池盗弄,何爲哉!”参见“ 蝟鋒 ”。
如猬毛纷起,鸡声相连。比喻彼此串连,蠢蠢而动。 唐 刘禹锡 《唐故邠宁节度使史公神道碑》:“ 大和 紀元, 滄景 不虔,子弄父兵,跳踉海壖,有隣陰交,蝟起鷄連。”
敬畏天命,悯惜世人的困苦。 隋 王通 《中说·周公》:“易之憂患,業業焉,孜孜焉,其畏天憫人,思及時而動乎?”
敬畏上天,爱怜下民。 宋 陆游 《上殿札子》之三:“祖宗畏天愛民,子孫皆當取法。”亦作“ 畏天恤民 ”。 宋 朱熹 《辞免进职奏状》:“伏念臣昨以孤愚誤叨臨遣,仰瞻玉色,既閔然有畏天恤民之誠,而聖訓丁寧又無非惻怛焦勞之實。”
见“ 畏天愛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