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 瑟:古代一种弹拨乐器。用胶粘住瑟上用以调音的短木,不能再调整音的高低缓急。比喻拘泥死板,缺少变通。
结构用法:- 胶柱调瑟是一个偏正式结构的成语。作宾语、定语;指人死板
- 例:唐·刘知畿《史通·断限》:“举一反三,岂其若是,胶柱调瑟,不亦谬欤?”
引经据典:- 《文子·五·道德》:“老子曰:‘执一世之法籍,以非传代之俗,譬犹胶柱调瑟。’”
单字详解:- 胶(jiāo):1.黏性物质,有用动物的皮或角等熬成的,亦有植物分泌的和人工合成的:~质。~原。鳔~。乳~。万能~。如~似漆。~合板。 2. 用橡胶树的分泌物制成的有弹性的物质:橡~。~鞋。~皮。~布。 3. 有黏性像胶的:~泥。~水。 4. 粘着,粘合:~合。~着(zhuó)。~柱鼓瑟。
- 柱(zhù):1.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子。~石。顶梁~。 2.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水~。~臣(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
- 调(tiáo):义未详
- 瑟(sè):1.弦乐器,似琴。长近三米,古有五十根弦,后为二十五根或十六根弦,平放演奏:鼓~。 2. 矜持端庄的样子。 3. 〔~~〕a.形容轻微的声音;b.形容颤抖。 4. 洁净鲜明的样子。
英文翻译:Stick to old ways stubbornly in the face of changed circumsta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