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 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结构用法:- 茅塞顿开是一个主谓式结构的成语。多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 “茅塞顿开”与“恍然大悟”有别;“茅塞顿开”一般用于经别人点拨而猛然理解;“恍然大悟”则可用于经过自己学习思索而突然明白。
- 例:听君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
正音辨形:引经据典:- 《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单字详解:- 茅(máo):1.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草。~庐。~舍。名列前~(喻名次列在前面)。
- 塞(sè):1.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阻~。搪~。~责。顿开茅~。
- 顿(dùn):1.很短时间的停止:停~。~宕。抑扬~挫。 2. 忽然,立刻,一下子:~然。~即。~悟。茅塞~开。 3. 叩,跺:~首再拜。 4. 处理,设置:安~。整~。 5. 疲乏:困~。劳~。 6.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横的两头都要~一~。 7. 次:三~饭。 8. 古同“钝”,不锋利。 9. 姓。
- 开(kāi):1.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2. 分割:对~。三十二~本。 3. 通,使通:~导。~窍。 4.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5. 扩大、发展:~扩。~拓。 6. 发动或操纵:~动。~车。 7. 起始:~始。~宗明义。 8. 设置、建立:~创。~国。~设。 9.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10. 支付:~销。~支。 11. 沸腾,滚:~水。 12. 举行:~运动会。 1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英文翻译:murky darkness suddenly opens (idiom); a sudden flash of insight and all is clear
- 听了这场鞭辟入里的演说,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 今天我遇上了一道难题,小舅教我后,我顿时茅塞顿开。
- 听了妈妈的话,我觉茅塞顿开。
- 这道题经过老师和同学的指点,使我茅塞顿开。
- 爸爸和妈妈的指点,使我茅塞顿开。
- 我在数学题上遇到困难,爸爸指导我后,我茅塞顿开。
- 老师的提醒使他茅塞顿开。
- 在他的启发下,我茅塞顿开。
- 年轻人茅塞顿开,旁边的顾客也听得津津有味。
- 正当我困惑不解的时候,他一句话顿使我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