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 《论语·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邢昺 疏:“可以託六尺之孤者,謂可委託以幼少之君也。若 周公 、 霍光 也;可以寄百里之命者,謂君在亮陰,可當國攝君之政令也。”后以“託孤寄命”指受遗命托付辅助幼君;或君主居丧时,受命攝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常之重任。《三国志·魏志·徐宣传》:“詔曰:‘ 宣 體履至實,直内方外,歷在三朝,公亮正色,有託孤寄命之節,可謂柱石臣也。’” 唐 李德裕 《臣友论》:“ 文帝 戒太子曰:‘即有緩急, 亞夫 真可任將兵。’此皆得於氣志之間而後知,可以託孤寄命矣。”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六》:“ 日磾 養馬而嚴威,可以託孤寄命矣。”
结构用法:- 托孤寄命是一个联合式结构的成语。
- 例:清·魏源《默觚·学篇》:“日僤养马而严威,可以托孤寄命矣。”
引经据典:-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第七卷:“故逆知其可以托孤寄命,韩魏公之凝立,亦此类也。”
单字详解:- 托(tuō):1.用手掌承着东西:两手~着下巴。 2. 陪衬,铺垫:衬~。烘~。 3. 承着器物的东西:~盘。 4. 寄,暂放:~身;~迹(均指遁居深山寄身于世外,以逃避世事)。 5. 请别人代办:委~。拜~。嘱~。 6. 借故推委或躲闪:推~。~故。 7. 信赖,凭借:~名。~庇。 8. 压强单位。
- 孤(gū):1.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儿。遗~。托~。~寡鳏独(孤儿,寡妇,无妻或丧妻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 2. 单独:~单。~独。~立。~僻。~傲。~茕(单独无依然)。~介。~身。~危。~芳自赏。~苦伶仃。~掌难鸣。~云野鹤(喻闲逸逍遥的人)。 3. 古代帝王的自称:~家。~王。 4. 古同“辜”,辜负。
- 寄(jì):1.托付:~托。~存。~情。~怀。~意。 2. 依靠,依附:~居。~食。~生虫。 3. 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信。~钱。 4. 认的亲属:~父。~母。~子。
- 命(mìng):1.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救~。逃~。拼~。~脉。性~。相依为~。 2. 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相(xiàng )。~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 3.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遵~。~令。使~。 4. 给予(名称等):~名。~题。~意。 5. 指派,使用:~官。
英文翻译:To commit suic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