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结构用法:- 奋勇当先是一个偏正式结构的成语。用作褒义。多用来形容作战勇猛;冲杀在前。一般作谓语、状语。
- 例:洪水到来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当先冲在第一线上。
引经据典:- 《隋书·史祥传》:“公竭诚奋勇,一举克定。” 元·关汉卿《哭存者》第二折:“更有俺五百义兵家将,都要的奋勇当先,相持对垒。”
单字详解:- 奋(fèn):1.鸟张开并振动翅膀:~飞。~翅。 2. 振作,鼓劲,振动:~起。~力。~勇。~不顾身。振~。勤~。兴~。 3. 提起,举起:~臂。~袂(举袖,形容奋发的样子)。~笔疾书。
- 勇(yǒng):1.有胆量,敢做:~敢。~毅。~气。~士。英~。奋~。 2. 中国清代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兵~。劲~。募~。 3. 姓。
- 当(dāng):1.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 2. 掌管,主持:~家。~权。~政。 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 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 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ɡ)。 6. 应该:应~。理~。老~益壮。 7. 抵敌:万夫不~之勇。 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 9. 顶端,头:瓦~。 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當)
- 先(xiān):1.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 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 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 4. 姓。
英文翻译:Muster one's courage and fight in the vanguard
- 铁路工人奋勇当先,长年战斗在筑路的第一线。
- 洪水到来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当先冲在第一线上。
- 抗洪救灾,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奋勇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