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 励: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结构用法:- 励精图治是一个联合式结构的成语。含褒义。多用来形容人设法治理好国家。也可以形容人设法把事业搞好。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
- 例:我们要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励精图治;把国家建设好。
正音辨形:引经据典:- 《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宋史·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单字详解:- 励(lì):1.劝勉:~志(勉励意志)。~行(xíng )。奖~。勉~。~精图治。 2. 姓。 3. 古同“厉”、“砺”,磨炼,振奋。
- 精(jīng):1.上好的白米:“食不厌~”。 2. 细密的,与“粗”相对:~密。~细。~确。~制。~读。~选。~心。~研。~雕细镂。 3. 聪明,思想周密:~悍。~敏。~明。 4. 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华。~英。~神(a.指人主观世界,包括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b.内容实质,主要的意义;c.指人表现出来的活力)。 5. 人表现出来的活力、生气:~力。聚~会神。无~打采。 6. 专一,深入:~诚。~忠。~炼。~湛。~严。 7. 雄性动物体内的生殖物质:~子。 8. 很、极:~湿。~瘦。~光。 9. 完美,最好:~美。~妙。~益求~。 10. 明朗,清明:“天~而见景星”。 11. 神话传说中的妖怪:~灵(a.鬼怪;b.机灵)。妖~。 12. 古同“菁”,花。
- 图(tú):1.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画。~案。~谱。~鉴。 2. 指地图:《亚洲略~》。~穷匕见。 3. 画:画影~形。 4. 计谋,计划:宏~(亦作“弘图”、“鸿图”)。良~。 5. 谋取,希望得到:~谋。~利。企~。妄~。励精~治。唯利是~。
- 治(zhì):1.管理,处理:~理。~家。~丧。~标。~本。~国安邦。自~。统~(a.管理;b.分配)。 2. 整理:~河。~水。 3. 惩办:~罪。处(chǔ)~。 4. 医疗:~病。~疗。医~。 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蝗。~蚜虫。 6. 从事研究:~学。~史。 7. 安定:~世。~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 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府~。~所。 9. 姓。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死去。他没有儿子,于是手握朝政大权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立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这就是汉宣帝。
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根据历史教训和霍氏家族的专权胡为,建议宣帝采取措施,削弱霍氏权力。霍氏对魏相极度怨恨和恐惧,便假借太后命令,准备先杀魏相,然后废掉宣帝。宣帝得知此事后,先发制人,采取行动,将霍氏满门抄斩。
从此以后,汉宣帝亲自处理朝政,振作精神,力图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富强。他直接听取群臣意见,严格考查和要求各级官员;还降低盐价,提倡节约,鼓励发展农业生产。魏相领着百官尽职,很符合汉宣帝的心意。汉宣帝在魏相的配合下,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的有效措施,终于使国家兴旺发达起来。他在位二十五年使已经衰落的西汉王朝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英文翻译:vigorous efforts to strive for
- 勾践励精图治,最终打败了吴国。
- 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深化改革,励精图治,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经过二十多年励精图治,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
- 唐太宗励精图治,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贞观盛世。
- 要想在商场上独领风骚,必须励精图治,好好打拼才行。
- 只有励精图治的皇帝,才能让百姓过上好生活。
- 这些年来,他励精图治,企业从小到大,现在已成为全国重点企业了。
- 东汉光武即位后,便偃武修文、励精图治。
- 封建社会最高统治集团往往派些钦差大臣作为他们励精图治的标榜。
- 唐太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