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结构用法:- 双拳不敌四手是一个主谓式结构的成语。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例: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8回:“那岳飞双拳不敌四手,纵有通天本事,只怕也难逃厄。”
引经据典:-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常言道,双拳不敌四手。”
单字详解:- 双(shuāng):1.两个,一对:一~鞋。~杠。~重(chǒng )。~方。~管齐下。~豆塞聪(耳被堵塞,一无所闻)。~瞳剪水(形容眼珠的清澈)。智勇~全。盖世无~。 2. 偶,与“单”相对:~数。~号。 3. 加倍的:~料。~份。 4. 姓。
- 拳(quán):1.屈指卷(juǎn )握起来的手:~头(“头”读轻声)。 2. 徒手的武术:~术。打~。太极~。~谱。~脚。 3. 肢体弯曲:~曲。~起腿来。 4. 量词,用于拳头打人的动作:打他几~。
- 不(bù):1.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敌(dí):1.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人。~方。~寇。 2. 指敌人:~后。~情。~酋。~特。轻~。克~制胜。 3. 抵挡:寡不~众。 4. 相当:势均力~。匹~。~手(能力相等的对手)。 5. 仇视:~意。“诸侯~王所忾”。
- 四(sì):1.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 手(shǒu):1.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 2. 拿着:人~一册。 3.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 4.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 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 6. 小巧易拿的:~枪。~册。
英文翻译:Not even Hercules could contend against two.